【原帖留存】—【短篇小说】苏小:九州行者
本帖由原会员苏小在【小说·剧本】版发布, 发表于 2008-5-23 17:11:03仗剑走江湖,何惧生与死!想那人生短短数十载,若是如那小女儿姿态,悲春伤秋,于高楼独看碧树凋残,于镜前自怜伊人憔悴,怎算顶天立地之大好儿郎?
男儿当如大江之水,其浪滔滔,其气如虎,其势如龙!先贤云: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。吾等华夏男儿,炎黄子孙,更当是畅行于九州,遍看风花雪月,更道塞北江南!苏子当年所言: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,一蓑烟雨任平生。而吾等意气风发之少年,更是要为九州行者,看河山万里,唱大江东去!
(一)走江南
自古江南形胜。
东吴都会,钱塘连海潮,看西湖胜比西子,人不风流枉少年!
春来绿水荡漾,柳色烟雨,塔影浮沉,暗香浅浮动,迷蒙断桥说旧时情事,更叹白蛇比人情深一筹。鱼米之乡,佳丽万千,风流尽在。
夏至红莲胜火,碧叶连天,晚来渔舟轻唱,宿鸟归飞,莲子飘香,青楼楚馆笑语晏晏,罗扇流萤轻扑,才子佳人约于黄昏后。无须辗转反侧,只看美人万千,琴瑟友之,霓裳羽衣反弹琵琶态比飞天,花雕青梅女儿红,龙井云绿碧螺春。舞文弄墨,遍地才子竟挥毫,书胜那游龙惊鸿,画比那妙手丹青。
秋来荷凋柳残,天高地远,别有一番风情。老鸦惊,渔舟系,人归迟。看钱塘潮水连海平,东吴男儿竞弄潮。赏那三秋桂子,十里连香不断。待到七夕,河上灯花闪烁,更胜九天星斗。嫦娥之日,赏月观花,诗词尽出,皆是李杜文章,才追先贤。
冬至雪落缤纷,红梅盛放,满目银装点点艳红,更比绝世美人倾倒众生。踏雪寻梅,依暗香,据艳色,裘袄一身,撑一把江南纸伞,悠哉游哉!
江南好!吾等少年郎,看烟波万顷,笑傲游江湖!
(二)行中原
中原自古乃王家之地,圣贤之所。
寻周时王畿之地,虽不过数百里,却是我中华千百年礼仪之源。
想旧时始皇修宫盖殿,阿房一宫覆百里,内是极尽繁华,何人能比?再探骊山之墓,千万工匠寒暑不分,规模之大,可谓是空前绝后。
那昔日楚汉争霸处,悼霸王之气,哀虞姬之情,叹高祖之智,一代天朝始于此。
先古圣贤之迹,文人雅士之痕,处处可寻。
春秋战国之际,孔孟之道,墨翟之语,韩非商君,老庄逍遥,莫不是在这中原之地,根苗遍生。
唐宋之时,那谪仙醉酒,杜氏哀民,苏子贬斥,稼轩挥毫,莫不是因于这中原之地,天下苍生。
再看那民风之淳朴,民心之豪爽。黄土之上,男儿立,顶天地。非江南之秀丽婉约,循着黄土地之快意畅然!
中原重!载华夏千年文明,吾等少年郎,当生于黄土之上,心怀天下,脊梁撑天地。
(三)闯塞北
塞北,自古惯看兵家相争,乃死生之地。
马蹄横踏,战鼓擂,旌旗舞。霍氏去病一骑当先,直冲那匈奴大营,所向披靡,少年儿郎战功彪炳。安我大汉江山,护我北地百姓,扬我天朝国威。
黄沙漫天,驼铃响。想那昭君出塞日,大红裘袄,人面如花,琵琶在怀,铃声阵阵,随行几人,便向匈奴去。许是今日黄沙中,些许残留,当年美人泪。
狼烟烽火,日夜急行军。冰雪之地,极寒之所,雪如鹅毛压军帐,冰冷盔甲刀枪寒。多少少年将士,长眠于冰雪之下,马革裹尸还不得,白骨于野无人收。呜呼哀哉!
塞北痛!多少黄沙多少魂,吾等少年郎,当能文能武,平时居庙堂理天下,乱时战前线保家国!
……
少年儿郎九州行,当强体魄,拓眼界,增见识,长理智,塑心魂。
莫说儿郎正年少,且行九州成栋梁!
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+
终于完成了……花了我一快个小时……orz……下次还是写简单点的……节省时间……--|||||
希望大家喜欢,撒花!鞠躬~~~~退场~~~~~
页:
[1]